6 月 20 日上午,我刚从本溪市文化工作座谈会抽身,午后,友人的电话如惊雷乍响:田德英老师竟溘然长逝。田老师久居青岛儿子家中,几年未见,怎料他竟这般匆匆离去。
上午,我们在会上与市委书记坦诚相对,为田老师这位灯谜、楹联界的耆宿,“灯谜国手”、辽宁省元老级楹联艺术家,本溪市楹联谜语学会顾问所制作的 3 万余谜条无法出版一事,我还大声呼吁。可如今,再也无法将这场氛围宽松和谐的盛会告知于他,实在令人惋惜。
回溯 1989 年,田老师以市图书馆为依托,在我市拉开首届迎新春征联大赛的帷幕。说来也是缘分,自那时起,我有幸受聘为评委,与田老师及其他诸位老师一同出联、评联。在与田老师的交往中,方知他兴趣广泛,如集邮、收集火花、烟标、酒标、明信片,对楹联、谜语、谚语更是喜爱有加。那数千枚烟标,平整有序地从解放前排列至今,还细致地分为山水、名城、飞禽、走兽、树木、花卉等几大类。当年,他因搜集整理七千多条谚语,自号“齐谦颜富翁”。在他家中,书柜、案头、枕边,到处堆满了他制谜、摘抄、记录随想的卡片。身为记者,遇此有趣之人,自然不会轻易放过,很快,我的专访《误入“谜”途》便刊载于 1990 年 5 月 19 日的《本溪日报》。
展开剩余81%与田老师相处,欢乐如影随形。
有一回,评联结束后我们去饭店用餐,见一群送葬之人竟在席间推杯换盏、高谈阔论,田老师当即灵机一动,随口道出上联:“出殡摆酒席,真是往死里喝”。没想到,一旁的“武林高手”,省楹联协会会员赵福元老师立刻应声对答:“满月放鞭炮,还得朝生处响(想)”。此联之妙,俗得让人忍俊不禁。而田老师的雅联,更是令人五体投地。为铁刹山拟联时,他创作了一条极为精妙的短拆字联:“道之首、仙人山”。此联不仅巧妙拆解汉字,更将道家思想、仙人传说与铁刹山的地理文化完美融合,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文字的独特魅力。
田老师擅长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、结构特点构建对联,通过拆字与重组,赋予对联独特寓意与情感,使其更具艺术性与趣味性。他的谐音联同样别具一格。还是那次吃饭,见墙上挂着一幅翠竹水墨画,他便想出下联:“竹也不知足”,与众人稍作研讨,上联“笋亦无所损”便应运而生,天衣无缝。此联巧用谐音,为美术作品增添全新意趣。听闻,去他家无需打听门牌号,他家众人之名皆藏于门上对联之中。瞧那:“碧海天澄因日丽,春江雪暖缘风和”,横批:“田家向荣”,孩子田江春、田江雪、田海天,老伴曹延荣的名字尽在其中。转年,又换成“春雪融融田家富,江天碧碧海内安”,横批:“世代延荣”,无论如何变换,依旧是他家几口人的名字,妙趣横生。
山城的楹联爱好者,每年最为期盼的便是新春征联颁奖联谊会。因为这一天,不仅能知晓获奖结果,更重要的是能聆听田老师对获奖楹联的精彩讲评。记得在图书馆旧址的一次讲评中,一位资深联家对某副获奖联提出异议,质问此联该贴于门、窗还是墙上。田老师反应敏捷,立刻反唇相讥:“你说王维的‘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’是贴在地上还是天上呢?”
“其实,我最钟情的还是谜语。”上次采访时,田老师便向我袒露心声。
田德英老师 1939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,最初与谜语结缘,是在他十几岁于沈阳念高中之时。某年春节,兰州商场门前悬挂诸多谜条,他试着猜谜,竟真猜中几条。如字谜“笔(筆)帽摘下没套上”,谜底为“肆”;地名谜“一路平安”,谜底是“旅顺”。那次,他不仅赢得一支笔,还获著名谜家韦荣先亲自书写题字的谜条,从此,便踏入“谜”途,师从灯谜大师韦荣先研习灯谜。
上世纪 80 年代初,每逢法定节假日及重大庆祝活动,田老师便在市人民文化宫举办灯谜展猜,每场悬挂数百条原创灯谜,培养众多灯谜爱好者。有一年,市文化宫举办灯谜会猜,他指着一个谜条说出谜底,主持人四处翻找答案,他自信满满地说:“不用翻了,肯定没错。”问其缘由,原来这谜语是他 60 年代发表在《西安日报》上的。从“海外赤子归故国”猜中草药名“千里找根”,“带响的别动”打影片名《无声行动》……几十年来,谜语已融入他的生活,世间万物皆成谜材。看到市面招牌“方便小吃”,他出谜面“儿童食堂”;进理发馆“剃头刮胡子”,他猜词汇“毫无保留”;“洗脸”则让他联想到食物“过水面”……他常言:“揭开谜底的欢乐喜悦,能将寻求谜底的苦涩化为甘甜。”在他的言传身教下,本溪培育出一支精锐的灯谜队伍。1990 年,市人民文化宫、市广播电视台和商业大厦联合举办首届“大厦杯”电视灯谜大奖赛;1991 年,他带领选手赴保定参加全国比赛并斩获佳绩。
田德英老师本身就如同一道谜!
他先是在桥头七中任教,后至九中担任政教处主任,再到教委出任普教处长,始终在教育战线奔波忙碌,每年所用工作手册多达二三十册。即便如此,他仍有闲情逸致钻研各类学问。古代汉语、古典文学,他能讲得引人入胜;诗经音韵、唐诗格律,他亦能谈得头头是道。《长恨歌》《琵琶行》《归去来兮辞》及《诗经》中的诸多篇章,他皆能倒背如流。然而,那些在电大、育才自修大学听过他课的人,竟不知他毕业于沈阳工农师专物理专业!
田老师曾任本溪市楹联谜语学会会长。2019 年,他年届八十,称主编的《山水清音——本溪风景名胜诗词联谜集》已完成,自觉精力有限,要从会长之位退下,执意让我接任。我自感才疏学浅,难以胜任,百般推脱无果,只好硬着头皮接手,殚精竭虑去工作。2024 年,恰逢换届,我将接力棒又传给本溪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京泰。所幸大家齐心协力,楹联谜语学会始终生机勃勃、红红火火。迎新春征联已连续举办 33 届,迎新春灯谜大赛也已举办 21 届。田老师在天之灵,亦可欣慰。
人生在世,会遇见形形色色之人,但真正令人欣赏、倾慕、折服者,凤毛麟角。而田德英老师,便是我由衷佩服景仰之人。他出口成章、妙语连珠、博闻强记、引经据典、奇思异想、诙谐幽默……这般才情,为何无法复制,竟随他一同消逝?
呜呼!
《本溪日报·洞天周刊》
2025年7月12日03版刊发本文
文章来源:印象本溪 孙承
发布于:北京市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